欢迎访问 工程调研网!

当前所在: 首页 > 工程标准

佛山市实施守信激励“一卡通” 释放信用惠民便民红利——省信用应用创新“揭榜挂帅”行动优秀项目(十五)

时间: 作者:admin来源:

  

  编者按:为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工作部署,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了省信用应用创新“揭榜挂帅”行动,将109个项目列为计划项目实施。其中,30个项目被评选为优秀项目。为进一步发挥信用应用创新“揭榜挂帅”行动优秀项目的典型示范作用,省发展改革委组织梳理总结30个优秀项目具体做法和相关经验,供各地互相学习借鉴,引领全省信用应用工作创新发展。

  佛山市实施守信激励“一卡通”释放信用惠民便民红利

  (佛山市发展改革局 佛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佛山市社保基金管理局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)

 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“一卡通”服务模式的要求,佛山成为社保卡居民服务“一卡通”综合试点城市,成立市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“一卡通”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高位推进试点工作。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卡线上线下服务能力,加快推进各类民生应用整合。

  一、项目背景

  为实现佛山居民通过社保卡“一卡多用”“一码通行”,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搭建“一卡通”平台,与佛山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互联互通,实现居民凭社保卡可查询本人信用信息,全力打造“一卡在手、可查可用”的模式,进一步拓展自然人信用惠民便民应用场景。

  二、项目建设特色

  (一)数据赋能,打造坚实数据底座

  结合佛山市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“一卡通”工作,佛山市搭建“佛山一卡通”平台,在线提供社会保障卡补贴申领、办卡换卡、信息查询等服务。目前,平台服务用户数超过110万人,社保数据互通240万多人次,平台交易总金额近2亿元,为社会保障卡“一卡通”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。

  (二)信用赋能,打造个人信用档案

  2023年12月,创新推出通过社会保障卡查询个人信用档案的功能,打造“一卡在手、可查可用”的便捷模式。“佛山一卡通”平台与佛山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互联互通,实现信用核验双向联动。通过“佛山一卡通”平台共享自然人基础信息,由佛山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自动生成自然人信用档案,实现公民凭社会保障卡查询本人信用信息。

  (三)场景赋能,打造多维特色应用

  结合社会保障卡的日常用途,市人社局联合政数局、民政局、农业农村局、文广旅体局、卫健局、医保局、交通运输局、住房公积金中心、教育局等,倾力打造涉及政府服务、财政补贴、文化旅游、就医购药、公交出行、住房公积金提取、智慧校园等多个便民场景,全面落实“一卡多能、一卡通用、一卡在手、可用可查”的便捷模式,以信用赋能便民生活场景。

  三、工作成效

  (一)功能集成,融通惠民便民应用

  依托社会保障卡,按照“一卡多能、一卡通用”的定位,全力推动“全业务用卡”,打造“民生大卡”。政务服务方面,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和自助机支持凭卡办理业务。财政补贴方面,截至9月底,涉及人社、民政、农业等惠民惠农补贴事项518个,受惠对象超过11744人次。旅游方面,长鹿等9家名胜风景区已实现持卡购票,广州图书馆与南海天河城“阅读家”实现持卡进行图书互借互还的“广佛同城化”,佛山图书馆、顺德图书馆实现了持卡借书。就医购药方面,目前有12家医院已实现持卡移动支付功能;全市超过5600家医疗机构(包括定点医院和药店)已实现持卡就医购药。公交出行方面,持卡绑定云闪付可购票搭乘佛山地铁2号线,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。住房公积金提取方面,实现了退休人员持卡“无感提取”功能。业务推出至今,已经成功提取约3.2万笔,涉及金额23亿元。

  (二)强化支撑,实现信用信息归集

  充分利用“佛山一卡通”平台,实现互联互通、数据共享和统一赋能。加强社会保障卡数据归集,实现数据沉淀,形成用卡轨迹,支撑各相关部门开发利用。平台原有社会保障卡数据基础上,打破数据壁垒,依据《广东省公共信用信息目录(2022年版)》《广东省信用信息归集规范》《佛山市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》等工作要求,依托佛山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与“一卡通”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,融合自然人信用信息和社保信息,建立完善覆盖约700万人的自然人信用档案。

  (三)提升服务,释放信用便民红利

 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,面向年满18周岁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提供多渠道个人信用档案查询服务,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服务,进一步营造关爱自身信用记录的氛围。后续也将以完善的信用档案为依托,实施守信激励,提升诚信意识。探索“信易游”“信用+家政”应用场景,实现对自然人守信激励应用,不断提升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。

  

  相关附件:

  

  


原文链接:http://drc.gd.gov.cn/sxdt5619/content/post_4611926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|住建项目简介 |本网招聘 |本网概况 |会员服务 |联系我们 |网站地图 |免责声明 |投稿服务
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工程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 

工程调研网 gcdy.zgtlgcjz.com 版权所有。

京ICP备17022876号-57

 联系电话:010-56232582 13391776757 010-56278284 13366461258 010-53386795
监督电话:1861082293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
邮箱:qgzfyjsfzdyzx@163.com  客服QQ:321579164 通联QQ:3115014313

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